服务热线

139-8889-9288

怒江特产/人文推荐

怒江少数民族习俗 傈僳族的婚姻家庭

怒江的少数民族和其他地方的少数民族一样,也有很多传统的家庭婚姻观,现在由怒江旅游地接小编来给大家做一个简述:

一、婚烟

  解放前,傈僳族的婚姻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普遍实行民族内婚、姑舅表优先婚制。男女婚姻多数由父母包办,少数为自由恋爱成婚,指腹为婚盛行,还保留有兄死弟娶寡嫂(但禁忌弟死兄娶弟媳)的转房制残余,男性一般不入赘,普遍在16—17岁就结婚。婚姻程序分为择偶、订婚和结婚3个阶段。

       择偶

  青年男女在婚前享有社交自由,但婚姻的结成多为父母和舅舅包办。社交的机遇和方式很多,主要是生产劳动、修建房屋的协作,放牧、砍柴中的接触;参加婚丧礼仪中的交往;“核隔多亥”中的串玩和“阔时嘎邓”中的聚会等等。

  一个村寨的男女,凡年满十岁至婚前,就要分别寄宿于寡妇、鳏夫家或富裕人家的空闲房屋里,或夜宿于父母专为他们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建造的单间房(傈僳语称“核隔多亥”)中,两三人一床,四五人或六七人同室。邻近村寨的未婚男青年也相约在夜间到女青年的“核隔多亥”串玩。

  傈僳族能歌善舞,子女从五六岁起,父母就教他们学唱山歌情调,到了10来岁,都能熟练地吟唱各种歌谣和隐喻含蓄的古老调子。逢年过节,邻近村寨的未婚青年男女,聚集在固定的“阔时嘎邓”(傈僳语,意为年节玩乐地)、秋千架周围,尽情对歌跳舞;每逢婚、丧、修建房屋,不分家庭氏族,男女老少都来协作,男女混杂,饮酒、歌舞,这些场合部为青年男女选择配偶、自由恋爱提供了条件。

  男女相爱,在未向父母吐露之前,往往采取单独幽会的方式,传情达意,如在情人经常过往处折几枝树枝、蒿枝,上面压块石头,或摆两块相叠的石头,或打草结,向对方暗示自己的去向、幽会的地点和时间;夜间则吹树叶,弹口弦,打唿哨,辨音幽会。双方愿意结合后,要互赠信物。兰坪境内,一般男的赠送银耳环、珊瑚耳坠,或红、白、青、绿、蓝相间穿串而成的料珠项链,或银手镯、戒指,几十个银元半开。女的赠送自己戴着的银戒指、手镯,或黑、青、蓝色布料缝制的对襟内衣;“边四县”境内,男的赠送海螺片,或红、绿、蓝色料珠串,女的赠送亲手缝制的花布口袋。

       订婚

  男女相互赠送信物后,由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中说亲。傈僳族女的舅舅在家庭婚姻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女方父母同意并征得舅舅同意,就商议彩礼数额,择定结婚的日子。彩礼的多少,要根据男方家的经济状况,还要看姑娘的相貌、身材、本领来商定。个别也有采取换婚方式联姻的,即把你的姑娘嫁给我的儿子,我的姑娘嫁给你的儿子,彼此间不要礼金。兰坪、泸水一带,女方向男方索取的彩礼多兴用银元半开,普通人家,彩礼一般在120~ 250个银元之间,富裕人家,超过一般人象的两三倍。碧江、福贡、贡山一带,以黄牛作为女子身价的计数标准,漂亮、健壮、手脚勤快、心地善良女子的彩礼最高,多达10多头牛,一般的25头,最少的为3头,其中要有一两头能耕作的叫“活牛”,必须在订婚后不久兑现,其余的叫“干牛”,可延缓到完婚后,用铁三脚、铁锅、铧、猪等抵充,每件抵一头牛。女方给新娘的嫁妆为衣服、麻布被子、垫单、猪、鸡、织布梭子等,富裕人家还给珊瑚、料珠、贝壳等装饰品。

  订婚当天晚上,女方家宰小肥猪一口,劈成两半,一半请媒人带给男方家,一半用来招待求亲队和村里的亲友。

       结婚

  订婚后,男女双方到了16~18岁时,由男方选择吉期,举行婚礼,正式结婚。兰坪傈僳族,结婚时组成接亲队前去女方家接新娘。接亲队人数要双数,8~18、20人不等。接亲队一般在午饭后步行到女方“迎亲门”前,以歌唱形式与女方的人家对答,喊开大门,然后将新娘接到男方家里,举行拜堂仪式,宴请宾客。泸水一带,由送亲队的伴娘和亲友将新娘背到男方家里,男方家则在家门口摆一桌酒席,举行新娘入门仪式,请女方喝酒,唱迎亲歌,大意是:“酒和肉都已经摆好了,请来吃啊,请来喝啊,喝不完的是酒,吃不完的是肉!”女方答歌道:“我们像燕子群般的飞来,把你家的酒喝光,把你家的肉吃完!”唱完了迎亲歌即正式举行结婚仪式,安排新郎新娘坐在一条凳子上,由媒人或老人先给他们各取一个新名字,并致祝词,然后让新郎新娘互换碗筷吃饭,仪式就告结束。碧江、福贡一带,结婚之日女方家备好酒、猪肉和仙米粑粑,带上新娘穿的衣服和麻布纺织工具,请亲友将新娘送到男方家里,伴送者越多越好。新郎家则在门前搭好一迎亲彩门,门旁一边放一个猪头,一边放一碗酒,等送亲的人将新娘送进屋就算正式成婚。不拜天地也不拜祖宗。当天,男女两家,各自用大米或大米掺玉米砂蒸的干饭、猪肉、酒,盛情宴请宾客。老人们围坐火塘边,一边喝酒,一边唱“莫广”,摆家谱,嘱咐新郎新娘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勤劳生产,恩爱到老,不得分离。青年们则围成圆圈,搂肩搭臂,在竹楼里、场地上跳舞唱歌,狂欢达旦。婚后几天,新郎新娘携带酒肉“回门”,男的帮助砍柴,女的帮助织麻,一住数日方归,新郎新娘回去时,女方父母及长辈,还赠以各种礼物。一夫一妻制是傈僳族婚姻的主要形式,但也有一夫多妻的现象。多妻者主要是无子户、头人和富裕户。多妻户几个妻子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家中的重大事情共同商量,但由第一个妻子主要管理家务。

  姑舅表优先婚也较盛行,傈僳族有句俗话:“树最大是杉林,人最大是舅舅。”因此,形成“有女先问舅”的习惯。往往年幼时,甚至在怀孕时,就许给舅舅家做媳妇,舅家也很早就准备了如耳环、手镯之类的订婚礼物给小姑娘佩戴,作为长大后必须嫁给舅家男孩的标记。如舅家没有男孩或者表示不要,才可另许别人。

  傈僳族有转房习俗,即兄死弟娶寡嫂(但禁忌弟死兄娶弟媳),并为社会所认可。

  傈僳族还有寡妇抢婚的习俗,寡妇抢回家后,让男的和女的协商,如女方同意,即可请人到原夫家商议彩礼后结为夫妇,如不同意就放回家。寡妇再嫁,一般须在丈夫死后一年才被允许。

  有少数青年男女真诚相爱,双方父母却不同意成亲,于是他们便在订婚前逃婚到遥远的异地他乡,待生了小孩,才返回原地居住,这时双方父母只好默认,他们也不必举行婚礼,但男方要向女方家庭补付一定数额的彩礼。也有男女都不愿意成亲,各自有意中情人,而双方父母却强行订了婚,他们便在婚前相约逃婚,在外面生了小孩再返回原地居住,这时男方要向原支付了彩礼的男方家,赔偿原彩礼两三倍的“羞面礼”。

  傈僳族婚后离婚的很少,如男方提出离婚,女方可以不退赔彩礼,还要向男方索取遮羞布;女方提出离婚,则要送一头牛(兰坪、泸水境内用银元)给男方遮羞,彩礼加倍退赔。解放后,傈僳族实行《婚姻法》,青年男女婚姻自主,傈僳族可与其他民族通婚,姑舅表优先婚等婚姻陋俗已经改变。

  二、生育

  傈僳族妇女怀孕期间,家庭对孕妇尽力给予精心照顾,不让干重活,注意休息和饮食起居。分娩时普遍由婆婆或嫂在家中接生。婴儿刚出生,由婆家通报男女两家亲戚和朋友,女家母亲带烧酒、一只山羊或小猪,登门看望,歇闲数日;亲戚好友带上鸡,或鸡蛋、大米、漆油、酒、钱等看望祝贺。主人以酒肉细粮热情款待。产妇坐床休息,生活由婆婆、丈夫照料。供给漆油炖鸡肉、鸡蛋、杵酒、猪、羊肉等营养品。月子期,依家庭经济情况而定,多则一月,少则十天。产妇身体恢复正常,便背着婴孩,带上酒,偕丈夫回娘家探望,闲住三五天,娘家父母按婴孩性别,给婴孩衣服、小刀、珊瑚项链、贝壳等物作为外祖父母认亲的“见面礼”。

  哺乳期间,家人对产妇的生活,尽全力关照,家务和重活,由丈夫和家人承担。小孩从能记事到与父母分寝前,父母就给孩子教唱本民族的山歌民谣,讲述各种神话传说故事、家谱族谱、风俗习惯、礼仪道德,传授制作小家具的方法和生产劳动技能等。

 三、命名

  傈僳族无父子连名制,命名方法一般以氏族图腾为姓,按性别、排行取名,即男子出生后第9天,女子出生后第7天,便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或父母为孩子取名。取名时,以氏族图腾标志的虎(普遍改用为“胡”、“和”、“何”)、熊、蜂(丰、密)、荞、菜(蔡)、鱼(余)、鼠(耗、褚、朱)、麻、雀、木、竹(祝)、猴(侯)等动植物为姓,再按性别或排行选两个字为名。取名时要避免与死人重名。兰坪一带,男女一生中只命名一次。“边四县”男女一生中都要命名两次,第一次命名称为“魂名”,在孩童时使用。第二次命名是在订婚或结婚时,有借用子女多、相貌俊俏、聪明漂亮人家的名字起名的;也有根据生孩时母亲情绪和孩子诞生时的象征起名的,并可通用一生,多病者也有更名的。

  福贡傈僳族习惯按性别和排行命名,男性按阿普(老大)、阿邓(老二)、阿开(老三)、阿此(老四)、阿格(老五)、阿迪(老六)、阿约(老七)、阿匹(老八)等排列呢称;女性按阿娜(老大)、阿妮(老二)、阿恰(老三)、阿杜(老四)、阿青(老五)、阿吉(老六)、阿哭(老七)、阿丹(老八)等排列呢称。删去“阿”字,在普、邓、开、此、迪;娜、妮、恰、杜、青等后面分别选连上两个字,便是他们的名字。

  四、家庭

  傈僳族的家庭,为一夫一妻的父权制小家庭。家庭成员多为父母和未成婚子女两代。也有和祖父母三代同堂的。多子中除幼子外,结婚后便另建房屋,与父母分居,组成独立小家庭。儿子分居时分给一定的土地、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使其独立生产和生活。幼子和独子与父母同居,负责赡养父母,享有父母的最后财产继承权,女儿和分居的儿女无财产继承权。

  傈僳族看重子嗣,年老夫妇无子女,一般从直系亲属多子户中招养一子,依靠其养老送终,继承财产。有女无子的,一般在亲属多子户中招婿。男子在家庭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处于支配地位,妇女则居于从属地位。解放后;随着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和经济的相对独立,妇女在家庭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与男子已经处于平等的地位。

  五、丧葬

  傈僳族实行土葬,丧葬按传统的礼俗进行,分喂银气、洗裹、报丧、开吊、出殡、安葬、扫墓等程序。

       喂银气

  病人在冥留之际,按男9女7的习俗,将9点银屑、7粒大米,或7点银屑、7粒大米,喂入病人口中,称为“含口钱”、“含口米”,意为让死者足食足用而归。

       洗裹

  病人咽气后,用麻布、青蒿枝叶醮水擦洗遗体;男性剃头,女性梳发;更衣,在衣服上烧通一孔;尸体用新麻布单包裹、覆盖,停放于火塘边原来的睡床上,头向地势高处;按性别在死者下肢拴一只“领魂引路”的公鸡(男性)或母鸡(女性);杀口小猪,煮熟后,从各部位共切9片或7片肉,供在死者头前,傈僳语称“双排壮华”;撮9把或7把米煮成一碗饭,供在死者头前,傈僳语称“双排壮脏”;按死者生前的习好,酌一小碗酒或茶,装一袋烟,供在死者头前。

       报丧

  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落气后,要向亲戚好友报丧,报丧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在村头吹牛角号,号音低沉哀伤;一种是派人传报远方亲戚和女方娘家;一种是泸水北部地区傈僳族,用黑、白布和篾条扎成拟人像,系于长竹竿,悬挂房头,随风飘荡,以示报丧。届时全村停止生产劳动二至三天。远近亲戚和本村居民携带酒、肉和粮食前往吊唁帮忙料理丧事。

       开吊

  死者停放妥当后,请祭师作法,向村外出殡的方向射箭三枝,为死者开路,并在死者头前拴好一只鸡,祭师手持木棍一面戳打楼地板,一面念指路经,大意是说:“请死者保佑生者健康,生男孩要生九个,生女孩要生七个,庄稼要丰收,家畜要成群,打仗时要得胜,让幸福的源泉统统流到我们这里来。”然后,为死者灵魂指路,叮嘱死者灵魂要走中间的路,指明经过的山林、地域、歇息处、水塘名,直到祖先居住的地方。这个指路活动,傈僳语称为“骂甲骂”。“骂甲骂”仪式结束后,由两个人手持用猪血涂过的刀子,绕死者房屋三次,边吼边舞,以示赶走吃死者灵魂的毒虫。死者遗体停放期间,每天早中晚供饭三次,每次供饭、肉、冷水各三碗,村寨的人都要到死者家中日夜不停地为死者跳丧舞、唱丧歌,傈僳语称为“施勿邓”。

       出殡

  死者遗体停放家中一二日,长可七日后即出殡。出殡日期选在属兔、猪、猴、蛇、鼠和鸡日。遗体在出殡当天人殓,早晨,将遗体移到屋外天井中,置人棺内,然后举行“送炒面”和“送种子”仪式。“送炒面”(傈僳族称“骂很胎”),由一位老年妇女,按男9女7的习俗,将9粒或7粒爆玉米花春成炒面,盛入小麻布口袋,放进棺木里,以示给死者作上阴间途中的食粮;“送种子”,由两位男女亲属,按男9女7的习惯,将各种粮食和蔬菜种子各取10粒,混合装入一小麻布口袋,挂在一女性亲属胸前,一男性亲属跟随其后,两人绕灵柩走三圈,女亲属一边走一边将种子往前面的地上撒一把,朝后向男亲属的衣襟兜里撒一把,男亲属再把接来的种子向背后的地上撒去。以示撒向前面的种子送给死者灵魂带去阴间做种;撒向后面的种子留下给死者后人做种。出殡时,灵柩由4人或8人抬,两个青年在前持刀为死者灵魂开路。死者家属和亲友送丧至坟地。

       安葬

  村寨和家族都有公共坟地,到了公共坟地,将灵枢放进挖好的坟坑,头部在高处,尸体侧放,面向太阳出的方向,然后盖棺垒土成坟。

  坟墓按辈分和男左女右的顺序横向排列,墓形前头高而宽,后头低而窄,墓的大小视死者年龄而定,年老者大,年少者小。非正常死亡者,遗体只在村外空地上停放一天就出殡,葬于公共坟地边角地带。

  殡葬后,悬挂陪葬物,男性陪葬物为死者生前用过的砍刀、弓弩、箭包、挎包、烟锅等;女性陪葬物为死者生前用过的织麻工具、花口袋、镰刀、背箩等。陪葬物悬挂在竹、木杆上,插在坟旁,任其腐烂。

  死者殡葬一年后,择吉日修坟。用青石板数块围盖土坟,镶成墓室,在墓前杀牛或猪一口祭祀死者,将肉煮熟后再招待修坟的亲友。家属在墓前边跳边哭,亲友中的男子则轮流在墓前“施尔邓”即唱丧歌、跳丧舞,诉说家中近况告慰死者。

  修坟后第二年再扫墓一次,以后就不再上坟祭扫。


滇公网安备 53070202001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