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9-8889-9288

怒江优秀线路

神秘的高黎贡山,徒步者的天堂 怒江传媒公司

再长的路,一步一步也能走完,

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徒步,是感受生命的最好方式。

无从选择,无法回头,

回头还是一样的大山大壑,

不如前行,终能到达。

在高山峡谷延绵不绝的云南,

有许多另徒步爱好者向往的胜地,

高黎贡山就是极具代表性的一处。



一步一景

穿越高黎贡山


“世界物种基因库”、“世界自然博物馆”、“生命的避难所”、“野生动物的乐园”、“哺乳类动物祖先的发源地”、“东亚植物区系的摇篮”、“人类的双面书架”,这些统统都是高黎贡山的美称。

高黎贡山不止是一座山,是一座山系,延绵数百公里,跨越五个纬度带,是地球上迄今唯一保存有大片由湿润热带森林到温带森林过渡的地区。


高黎贡山山高坡陡切割深,垂直高差达4000米以上,形成极为壮观的垂直自然景观和立体气候。鬼斧神工塑造了无数雄、奇、险、秀景观,像银河飞溅、奇峰怪石、石门关隘、峡谷壁影等一幅幅壮景。

在高黎贡山徒步,沿汉唐时期所修的石板路——南方丝绸之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负氧离子20000个/立方厘米的原始丛林中自由穿行、挑战。


途经撒马坝、岗房、撑腰石、板壁岩、雪冲垭口、南斋公房、懒板凳、永定桥、大风包等风景点,最终到达旧街子、百花岭。值得一提的是,百花岭是百鸟栖息的天堂,近年来渐渐成为享誉世界的观鸟圣地。


走在高黎贡保护区的崎岖山路上,徒步者随时可能与多种珍稀动物不期而遇,密林深处,你也极可能在不经意间与各种国家级珍稀保护植物擦肩而过。


藤木盘桓,雾气缭绕让这里成为了深藏于森林里的自然探索秘境。我们能与自然完美融合在一起,伸手即是参天的大树。

步道上还留有马帮时代的印记,腾冲当地称之为“马跳磕”,拾级而上,我们仿佛还能听得到哒哒的马蹄声。行走在满是苔藓的石头铺就的道路,传递出来的都是时间的痕迹,似乎还能触摸到徐霞客留下的痕迹。


仰看群山之巅,但见云遮雾罩,白雪皑皑;远眺众山,只见林海茫茫,郁郁葱葱;俯瞰山脚,大大小小的村庄散落在山河之线,炊烟袅袅,山水潺潺,一副田园牧歌的迷人景象。

行走9个小时,20公里,爬升下降约1300米,走过之后,“我做到了”那种成就感和喜悦,还有一路上收获的美景和故事,将成为我们一生的回忆。


以草为排

畅游北海湿地



徒步之后的疲劳,在北海湿地可以完全洗去。睡到自然醒后,前往北海湿地,赏世界罕见的浮毯型湿地,乘坐游船,体验划草排、草上飞的乐趣。

“海子大可千亩,中皆芜草青青,下如草浮结而成者,亦有溪流贯其间第不能起......”这是徐霞客对腾冲北海湿地的描写。大概意思是一片片草甸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尽管溪流贯穿其间,奈何草根紧紧地交错在一起,却怎么也溅不起水花,更别说把草甸掀起来了。


站在北海湿地前,一边感受着它的神奇,一边沉醉于水天一色的旖旎风光之中,整个人好像梦醒却不知身于何处。

北海的水面上,漂浮的草排和湖边的沼泽地若即若离,时隐时现。早在很久之前,当地的农民就以草为筏,撑着长竹竿在湖中捕鱼、捞蟹,随波漂荡,生活好不乐乎。


现在的北海湿地景区将一部分竹筏改造成了人工草排,当踏上湿软的水草时,有种温柔的触感,再望着脚下的悠悠青草和盈盈碧水,好似凌步青云草上飞,感觉妙不可言。

一个下午的时间置身于北海湿地,这个世界唯一的湖泊浮毯,空气中弥漫着花草叶的清香,如临仙界。站在这里,引起无限遐想,也好像忘却了世俗的烦恼。


享受静谧

闲逛和顺古镇


去山川,逛的是山水风光的绚丽;去湿地,图的是亲近自然的欢乐;而去古镇,游的则是一种历史的沧桑。

如果你已打卡过大理和丽江的古镇,那么,请一定不要落下腾冲的和顺古镇。如果说丽江大理古镇的惬意是远离喧嚣,那么和顺古镇的惬意则是一种生活方式。


和顺古镇中青石古道悠悠、青翠树木依依、溪水流响潺潺,恍如是“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诗境。

大水车为“和顺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与青石板路、青瓦古墙成了一幅古城美色图,是游人来和顺古镇旅行一定要拍照留念的地方。


双虹桥是两座跨河而建的石拱桥,形似双虹卧波,由此得名。它是在和顺乡最先进入眼帘的风景,是每一位游客的必经之桥,记录着每个行人或匆忙、或悠闲的故事。

坐在桥上,看着满塘荷花,听流水细诉,赏雨州亭低栏围柱,飞檐高翘的别致,看引以为傲的中国农村最大的清晰鲜明而厚实的和顺图书馆。

和顺图书馆与藏书千万、上亿的图书馆相比,它显得很迷你,却也不失书香的气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不停歇,但是和顺图书馆仍然保留着古香古色的桌椅摆设,站在图书馆高处眺望整个村子,错落有致的星罗棋布在和顺这片土地上。

受中原文化影响,腾冲境内,大大小小的宗祠遍布于乡镇村落。其中,和顺镇寸、刘、李、尹、贾、张、钏、杨八大宗祠较有代表性,其建筑群是云南古建筑的典型代表,每年春秋两祭,散布于海内外成千上万的和顺家族后裔都会到和顺寻根问祖。

滇公网安备 53070202001087号